近期內地演員賈玲因電影《熱辣滾燙》成為熱話,該電影改編自2014年日本電影《百元之戀》,不但因為劇情熱血,演員為了電影角色透過健身與節食,僅花一年時間便由100公斤減磅至50公斤,更令內地掀起拳擊減肥熱潮。
其實拳擊運動熱潮早已席捲全球,不少國際超模都曾分享打拳減脂經驗!本港不少拳館除了提供針對比賽競技的專業訓練,亦會推出以健身減肥為目的的入門級拳擊課程,深受上班族和潮男潮女歡迎。
甚麼是拳擊運動?
拳擊(boxing)又稱西洋拳、搏擊,簡單來説,是一項由兩位選手對賽的體育運動,只可使用拳頭進行攻擊與防禦,而唯一可以擊中的區域為上半身和頭部;進行運動時需佩戴拳擊手套,減少運動傷害。以往大衆對拳擊有暴力、危險的刻板印象,其實該項運動本身是有助減脂、抒發壓力及提升肌肉力量。
拳擊常見運動傷害
拳擊運動造成的意外傷患一般較多發生於專業比賽和訓練之中,常見如骨折、骨裂,尤其是「拳擊手骨折」(Boxer fracture),一般指手部第5掌骨(俗稱尾指)頸部骨折,因尤其好發於拳擊手而得名。患者可能引發患處腫脹和瘀傷,引發劇烈痛楚,嚴重可致關節變型。
另外,拳擊運動員也很常出現頭部創傷,1984年《美國醫學會雜誌》(JAMA)曾發表研究,研究團隊觀察18名職業拳擊手的腦部,發現當中87%拳擊手出現腦損傷症狀,且所有拳擊手在神經心理學測驗皆出現至少一項檢查異常結果。一旦頭部受到撞擊,容易發生腦震盪的情況,令腦部神經線受損。患者可能短暫出現頭暈、頭痛、嘔吐及反應遲緩等症狀,需接受相關腦部檢查,包括臨床問診、腦部掃描檢查等等;而職業拳手若反復腦震盪,長遠有機會造成腦退化。
除了以上傷患,職業拳手因反復撞擊亦可能導致瘀傷、皮下組織撕裂,以及關節脫臼等傷患,因此必須學習自我防禦技巧,透過訓練增加核心力量,盡量減少比賽時的運動創傷和危險性。
拳擊手如何提升運動表現?
為了以最佳狀態迎戰比賽,部分職業拳手在經過一系列的賽前訓練後,會以物理治療或其他先進療法,加速傷患和炎症復元,提升身體質素。近年踏足拳擊界的美國網路紅人盧根·保羅(Logan Paul)就曾在YouTube影片中公開分享他在比賽前進行的相關治療,包括紅外線療法(Ren Light Therapy)、PEMF脈衝式電磁場治療(PEMF Therapy)及高壓氧治療(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)等等。
認識 PEMF脈衝式電磁場治療(Papimi PEMF Therapy)
當人體出現損傷、炎症時,受損的細胞猶如失去電力般,難以將營養和氧氣有效供應到其他細胞,而代謝廢物亦無法排走。Papimi PEMF 治療屬於非侵入性的嶄新療法,透過磁脈衝激活細胞,以離子感應為細胞「充電」,令細胞運送營養的功能回復正常,從而吸收到修復細胞所需的蛋白質,提升受損細胞的自我復原能力,有助舒緩痛症和減慢退化速度,成為運動員的新一代傷患救星。
延伸閲讀:
- Like
- Digg
- Del
- Tumblr
- VKontakte
- Flattr
- Buffer
- Love This
- Odnoklassniki
- Meneame
- Blogger
- Amazon
- Yahoo Mail
- Gmail
- AOL
- Newsvine
- HackerNews
- Evernote
- MySpace
- Mail.ru
- Viadeo
- Line
- Comments
- Yummly
- SMS
- Viber
- Telegram
- Subscribe
- Skype
- Facebook Messenger
- Kakao
- LiveJournal
- Yammer
- Edgar
- Fintel
- Mix
- Instapaper
- Copy 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