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麼是退化性膝關節炎?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解釋,退化性膝關節炎(Knee Osteoarthritis)是因膝關節隨著年齡增長並長期受力下,出現關節液分泌減少,軟骨退化磨損和變薄的情況,最後引致關節變形、失去彈性,甚至形成骨刺。患者會感到關節僵硬、疼痛,或行動不便的情況。
哪些人容易患上退化性關節炎?
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中,出現關節軟骨退化情況的 30 歲以上人士佔約 1% , 40 歲以上為 10% , 50 歲以上為 40% , 60 歲以上為 50% , 70 歲以上長者更有 70% 以上,可見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,年齡越大,情況越普遍,而當中以女性為多。
退化性膝關節炎以往主要出現在年長或停經後的婦女,不過現在卻有年輕化跡象,有不少 30 歲以下患者因膝蓋疼痛求診,有醫生指出,這與近年飲食習慣改變、運動風氣盛行有關。
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
可能造成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原因有好多種,可分為先天因素及後天因素。
先天因素:
患者先天身形、骨架結構發育異常及基因(家族病史)等因素,可能會增加關節炎出現的機會。
肥胖人士因體重問題,膝關節承受壓力較大,所以較易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問題,而臨床上亦有不少患者是肥胖人士。
後天因素:
1. 錯誤姿勢
如拖著腳走路、站姿三七步、站立或走路側向一邊、蹲坐矮板凳、跪著做家務、蹲著做事、曲膝而坐等,都是造成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元兇。
從力學觀點來看,人體的中軸在脊椎、穩定的重心在骨盆。當活動時身體歪斜,或左右兩側受力不均,給予關節和軟骨的壓力就變大。
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解釋:「年輕者的身體或許還可應付上述耗損,但隨著年紀增長,會引發關節僵硬、軟骨磨損、肌肉流失、骨質疏鬆、血液循環等問題,關節自然容易磨損退化。」
2.長期勞損
一些職業例如搬運工人、地盤人士可能需要長時間進行負重活動,如果姿勢不當,也會加重對膝關節的負荷,影響膝關節健康,形成退化性膝關節炎。
長時間穿著高跟鞋的女士也容易造成膝關節勞損。
3.鄰近部位的傷害
關節退化通常與其他損傷有關,且姿勢動作的代償作用,還會導致鄰近部位進一步受傷。例如:雙側膝關節退化多數源於腰椎的舊傷或骨刺,身體核心肌群力量不足,使得膝蓋需要承受更多的體重與壓力,最後導致膝關節磨損。
4.關節本身鬆弛
身體會因為自然老化、缺乏運動、膝關節曾受創傷(例如運動傷害),導致關節周邊的肌腱、韌帶、肌肉變得無力或鬆弛。這些組織結構原本是用來增加關節穩定度,一旦出現鬆弛無力的症狀,就會使關節變得更不穩定、承重力變差,加速關節磨損。
5. 肌肉和筋膜張力異常
每根骨骼之間靠韌帶、關節囊接駁,而骨骼的活動則靠肌肉以及神經系統協調。肌肉與骨骼之間,通常由筋膜或肌腱連接,這些是組成人體及控制活動的重要結構。
當肌肉、筋膜因種種因素變得緊縮或出現黏連,張力的異常會直接影響關節力量平衡,造成軟骨磨損、關節錯位等狀況。而肌肉、筋膜的黏連緊縮還會影響該部位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,對於關節損傷更加嚴重。
了解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>
- Like
- Digg
- Del
- Tumblr
- VKontakte
- Flattr
- Buffer
- Love This
- Odnoklassniki
- Meneame
- Blogger
- Amazon
- Yahoo Mail
- Gmail
- AOL
- Newsvine
- HackerNews
- Evernote
- MySpace
- Mail.ru
- Viadeo
- Line
- Comments
- Yummly
- SMS
- Viber
- Telegram
- Subscribe
- Skype
- Facebook Messenger
- Kakao
- LiveJournal
- Yammer
- Edgar
- Fintel
- Mix
- Instapaper
- Copy Link